安全管理网

强化城市风险评估 夯实应急管理基础

作者:李传贵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评论: 更新日期:2019年08月25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为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积极促进建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开展此项工作,既是一项城市安全发展领域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全面、持久地做扎实,也是优化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应该统筹考虑,同步推进,从而构建起高效的城市常态化和非常态化安全运行系统。

摸清城市风险底数,打牢管理基础

中国城市化率超过58%,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粤港澳大湾区等众多城市群。经济及社会活动带来人口、产业、工业活动、物流、能量等高度聚集的同时,也造成了风险的聚集。城市风险种类多,各类风险交织并存。同时,城市对风险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当前,城市重特大事故频发,事故的突发性、放大效应及严重性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恐慌。这些特征决定了城市是当前乃至今后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域。必须强化城市风险辨识与评估,掌握重大危险源,摸清风险底数,并依此规划基于城市安全风险特征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救援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是积极开展全面的城市安全风险辨识,掌握城市危险源、风险点,特别是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危险源、风险点。同时,要深入查找那些隐蔽性危险源或基于能量的危险源,解决“想不到”的风险问题,防范突发性事故灾难。可以从城市运行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运行、生活运行、社会运行方面开展风险辨识,找出可能引发各类重大灾难的重大风险点、危险源。

在生产运行方面,要重点围绕城市工矿商贸生产,城市生产空间布局,城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及港区等功能区生产,各类易燃易爆场所,城市地下管网,城市轨道及公共交通,市政基础,城市危旧建(构)筑物等开展风险辨识;在生活运行方面,要重点围绕城市大型批发集散基地,垃圾填埋场及城市居民用气、用火、用电安全开展风险辨识;在社会运行方面要重点围绕城市消防(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城市大型活动(大型体育赛事、会展等),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城市灾害防御系统,城市广告系统,城市玻璃幕墙,城市渣土堆场,城市铁路平交道口,城市街道、社区安全,以及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与应急疏散系统开展风险辨识,摸清城市各类风险底数。

二是对各类风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采取技术、工程、管理等措施,将风险消除、降低或有效管控,使之处于可接受范围。特别是针对重大风险的管控措施,要用综合方法,形成多重管控屏障,使重大风险“管得住”、不失控。通过以上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最终形成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三个重要结果:城市安全风险数据库、城市危险源及安全风险清单、城市安全风险电子地图。依托风险地图实现危险源、风险点的空间分布位置显示和描述;实现应急救援队伍、资源及城市脆弱性目标、气象、人口等重要信息的关联;采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域风险评价等技术及方法对重点风险对象的安全状态进行感知与监测,对安全风险的变化态势进行预测,对可能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等。

通过这些工作,一方面达到全面摸清城市安全风险底数、明确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主体、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提高安全监管效能、建立起安全风险管控的长效机制的目标;另一方面为优化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持,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心中有底。

系统性优化应急管理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

城市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是由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与处置、应急恢复四个方面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预防、应急准备是城市常态化状态下的应急管理工作,应急响应与处置、应急恢复是城市非常态化状态下的应急管理工作。虽然四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不同,但都聚焦提高城市应急能力,并相辅相成,构成了应急管理业务工作的整体内涵。城市应急预防工作做得越全面,应急准备做得越充分,应急响应与处置才能越迅速、越有效。所以,城市应急管理必须要从应急预防、准备、响应与处置、恢复的全流程开展工作,避免某一方面工作缺失。

其中,城市应急预防工作对整体应急管理具有引导作用,主要是开展与城市各类风险辨识、管控等相关联的日常工作行动,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城市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实施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开展城市安全规划等源头性管控;开展安全技术与工程研发;开展事故灾害保险等。其目的是通过上述工作来降低城市重大危机、重大事故发生的概率,减轻后果的严重性,尽最大可能不让危机出现,不让事故发生。因此,做好城市应急预防工作是做好其他阶段应急工作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从提高城市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着眼,从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入手,强化风险意识,注重持续不断地开展应急预防、应急准备等常态化工作,充分做好城市各类风险辨识评估、各项应急事项准备,提高风险的管控水平,从而提升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城市应急能力。

为使城市应急管理工作更精准、更有效,应积极推动构建全国安全风险与应急管理一张图的建设。《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城市安全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建成一批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到2035年,城市安全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安全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安全发展城市。由此可见,国家在城市安全发展问题上是基于一个十余年的长期目标和长期的战略性要求。因此,应该持续推进安全发展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并逐步在国内全面开展。通过这些辨识、评估工作,逐步摸清每个城市的安全风险底数,使每个城市形成一个安全风险数据库、一份安全风险清单、一张安全风险电子地图。在此基础上,集合形成一个具有全国重大安全风险数据库和全国安全风险与应急管理地图(信息平台)的应急管理格局,将应急管理与各类重大风险建立起对应联系,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应急处置的精准性、有效性。

推动应急管理关键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积极推进城市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工作。推动完成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重点编制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相关突发事件;明确城市应急管理体制涉及的相关应急部门、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队伍等内容;建立城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统一指挥、应急协调、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等相关的应急运行机制;在国家应急法规、标准体系框架下,健全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保证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行事。

二是积极推进运用情景构建方式提高应急预案编制水平。根据城市重大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及历史案例研究,确定某些类别的突发事件,通过对事件的充分分析,全景式描述,将“情景——应对”结合起来,依此进行应急任务梳理、应急资源确定和应急能力评估,使各类预案编制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三是积极推进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城市应急能力建设。将适用的技术应用于应急预防、准备、响应处置以及恢复的工作中,使应急管理工作达到应急准备充分、预测预警准确、响应迅速、处置得力、救援高效的目标,充分体现出应急管理工作的技术化、装备化、信息化、数据化。积极调动社会上的技术力量参与到应急工作中来,筛选先进适用的应急救援、事故处置、信息采集与传送等技术,组织研发应急救援关键技术与装备,逐步建立和形成应对不同类别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技术储备。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