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取代操作人员的原则是指在不能用其他办法消除危险因素的条件下,为摆脱危险因素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可用机器人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工操作。Y
39.禁止、警告和报警原则是指以人为目标,对危险部位给人以文字、声音、颜色、光等信息,提醒人们注意安全。Y
40.凡高度在2m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装置。Y
41.安全设备使用安全保障应包括安装使用方面的安全保障和维护、保养、检测、管理方面的安全保障。Y
42.设备安装好后的静态检查项目是在设备运行的条件下进行的。N
43.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Y
44.特种设备是指危险性较大、易发生事故而危及生命安全、对管理有特殊要求的一类设备。Y
45.特种设备是指功率较大、功能特殊、对使用有特殊要求的一类设备。N
46.设计单位、生产厂家具有设计或生产特种设备的许可证。Y
47.特种设备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应特种设备安装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安装。Y
48.使用设备要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申报,并申请安全使用证,取得安全使用证后才能正式投入运营。Y
49.就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而言,设备管理部门则重点保证设备的正常生产运行管理,避免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Y
50.面向对象安全管理是指针对各类设备设施如机械类设备、电气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燃爆危险设施等的安全管理。Y
51.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应贯穿于整个设备的选择购置、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修停用等过程。Y
52.对设备的安全管理仅限于操作运行和维修保养过程。N
53.间接安全卫生技术措施是指若直接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时,则设备必须具有效果与主体先进性相当的安全卫生防护装置。Y
54.直接安全卫生技术措施是指若直接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时,则设备必须具有效果与主体先进性相当的安全卫生防护装置。N
55.提示性安全卫生技术措施是指设备本身应具有本质安全卫生性能,即保证设备即使在异常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任何危险和产生有害作用。N
56.设备的适应性是指在规定使用期限内,设备应满足使用环境要求,特别是满足防腐蚀、耐磨损、抗疲劳、抗老化和抵御失效的要求。Y
57.设备的适应性是指在规定使用期限内,设备应满足使用者生产不同产品的要求。N
58.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安全使用期限,应小于其材料在使用条件下的老化或疲劳期限。Y
59.用于制造生产设备的材料,在规定使用期限内必须能承受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Y
60.在正常使用环境下,对人有危害的材料不宜用来制造设备。若必须使用时,则应采取可靠的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Y
61.本质安全化正是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事故预防技术的理念之上,它强调先进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N
62.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条件是实现本质安全化的基本途径之一。Y
63.设备能自动防止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是实现本质安全化的基本途径之一。Y
64.通过人—机—环境系统的优化配置,使系统处于最安全状态是实现本质安全化的基本途径之一。Y
65.为了提高设备生产效率而给主体设备设置的各种附加装置,都统称为安全装置。N
66.实现本质安全化主要靠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经验及小心谨慎来保证。N
67.安全装置的基本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止机械危险部位引起伤害;二是在操作者一旦进入危险工作状态时,能直接对操作者进行人身安全保护。Y
68.按安全装置的使用功能可分为安全监测装置和安全控制装置两大类。N
69.本质安全化贯穿于方案论证、设计、基本建设、生产、科研、技术改造等一系列过程的诸多方面,是确保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物的安全原则”。Y
70.根据释放的能量类型不同,将能量型态分为机械能型、热能型、电能型、电离辐射能型、化学能型和声能型。Y
71.按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