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后浇带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的监理
混凝土是由多种原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混凝土的性能不仅与其组成的原材料性能有关,而且还与配合比特别是水灰比、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成型、养护等因素有关。在控制混凝土工程质量时,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全面考虑上述影响混凝土性能的诸多因素或环节,从组织上、技术上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5.1对旧结构砼的处理
在接槎处浇水湿润和刷一道素水泥浆,并铺设10mm~15mm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砂浆,再按设计要求采用比原结构强度等级高一等级、并且采用掺加了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浇灌时应从后浇带边缘开始,要注意避免直接在靠近缝边下料和振捣,考虑到混凝土收缩因素后浇带混凝土应比原结构混凝土板面高5mm左右,对后浇带混凝土浇灌过程按旁站监理细则落实旁站监理确保混凝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过程规范有序,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留置标养(含抗渗)和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并做好监理记录。
5.2对混凝土拌制的检查
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的拌制过程要进行跟班检查,检查内容有:1.原材料称量及加水量控制应准确;2.加料顺序及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3.商品混凝土必须检查配合比,外加剂的掺量及砂石的级配等.4.测量坍落度随机取样制作试块。
5.3混凝土运输
5.3.1若使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受时间和温度因素影响,混凝土和易性会降低。因此在浇捣地点要测量坍落度。在和易性降低后要注意混凝土浇筑振捣工艺,避免出现蜂窝、孔洞等振捣不密实问题。
5.3.2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
5.4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符合方案要求、接槎平整、振捣密实
5.4.1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事先应周密考虑。对于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分层、分段要合理;层、段间的间隔时间要计划好,在前一层、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后一层、段的混凝土,振捣器要插入到下一层。
5.4.2浇筑竖向结构要根据结构形式采用串洞、开门孔洞等方法,保证混凝土浇筑中不发生离析,并保证各部分浇筑密实。
5.4.3对配筋及预埋件多的地方要认真浇筑,振捣操作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把各处振捣密实,振捣时在两侧接缝处不能过振,以免引起已浇筑混凝土与钢筋脱裂,并避免碰动钢筋及预埋件。
5.4.4要督促承建商加强管理,使操作工人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操作规程
施工。
5.5砼施工过程中,检查、监督模板工、钢筋工、水电工等特种工人加强巡查,及时处理问题。
5.6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往往不被人重视,在自然环境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水分就不断散失,难以保持水泥的水化反应。对此,监理工程师应高度重视,督促承建商派专人对混凝土进行表面覆盖养护或采用蓄水养护方法,蓄水养护具体做法是在后浇带两侧40CM宽处,用砂浆做出宽5CM、高5~10CM挡水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另外混凝土在浇筑后,要避免受冻及温度急剧变化的有害影响,同时还要防止在硬化过程中受到冲击、振动及过早地加载。具体地讲,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前不允许任何班组在其上进行作业。
6.安全方面的监理
6.1浇筑现场必须设专人指挥运输混凝土的车辆。指挥人员必须站在车辆的安全一侧。车辆卸料处必须设牢固的挡掩。
6.2使用起重机吊运混凝土,装混凝土的容器结构应完好、坚固。
6.3采用泵送混凝土应搅拌均匀,严格控制塌落度。当出现输送管道堵塞时,应在泵机卸载情况下拆管排除堵塞。排除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整洁。
6.4安全措施未经自检而擅自使用时;
6.5使用起重机吊运混凝土,装混凝土的容器结构应完好、坚固。
6.6现场有电力架空线时,应设专人监护,保持泵车及其布料杆在作业中的各位置均符合施工用电安全要求。作业人员不得站位于布料杆下方。
6.7使用手推车运送混凝土,必须装设车槽前挡板,装料应低于车槽至少10cm;卸料时应设牢固挡掩,并严禁撒把。
6.8人工现场倒运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次倒运高度不得超过2m。(2)作业平台上应设钢板放置混凝土。(3)平台倒料口设活动栏杆时,倒料人员不得站在倒料口处。倒料完成后,必须立即将活动栏杆复位。(4)作业平台下方严禁有人。(5)混凝土入模应服从振捣人员的指令。
6.9现场电气接线与拆卸必须由电工负责,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设电工值班。
6.10使用插入式振动器进入模板仓内振捣时,应对缆线加强保护,防止磨损漏电。仓内照明必须使用12V电压。
6.11用附着式振动器时,模板和振动器的安装应坚固牢靠,经试振动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6.12闭合主电源前或作业中突然断电时,必须将所有开关扳回零位。恢复作业前,必须在确认提升机动作正常后,方可使用。
总之,后浇带是容易产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的部位,如处理不当,会与设计初衷背离。根据多项工程的检查,对后浇带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以上的一些见解供监理人员在该部位监理工作中参考,监理员亦应积极掌握该部位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及先进经验并加强检查及旁站监理,确保后浇带的质量,谨防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