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设备的管理、更新和维护
在有频繁进行调车作业且接发列车密度较大的车站,应加速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更新换代,在两端咽喉增建适合长度的牵出线,增加咽喉道岔的平行进路,增加隔开设备,从而尽量减少调车作业对接发列车作业的影响。对于信号、道岔要经常维护,防止信号和道岔故障对调车作业造成影响。
驼峰设备的运用在调车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应定期组织电务、工务、车务部门共同对自动化系统进行一次全面侧试调整,根据重新测量的线路坡度和测定的连挂速度使其安全连挂率达标。减速器设备必须适应新车型的发展,设备生产厂家应从减速器的控速性能上作进一步升级改造,解决新型的提速动态平衡轮难以控速的问题。工务部门严格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认真做好驼峰及峰下线路纵断面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的工作,根据坡度变化,及时安排维修计划,使线路平面及纵断面经常保持原有标准状态。电务部门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养护和测试分析工作,发现设备隐患并及时修复,确保驼峰控制精度达标。特别是在恶劣天气的环境中,应增加设备对风、雨、雾等的检测,以修正驼峰在恶劣天气中的系统数据,使驼峰的制动效果达到最佳,防止发生调车事故。
5、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设备、安全保障能力。
调车作业的关键是人,但要从根本上杜绝调车事故必须依靠科技,从设备上进行保障。因此,依靠科技手段,按照效益效率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科技手段在运输安全生产中的融合和应用,解决生产条件变化后现实安全控制的难题,确保安全生产实时受控,也符合铁路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比如引入GPS定位、GIS、计算机信息处理、雷达测距等技术提高调车作业安全性,提升了车站调车设备的现代化程度,进一步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6、调车人员与车站调度员的配合
首先是分工明确,站调要在计划调度员的统一布置下,根据现场作业车的实际与车流到达情况,编制与班计划要求相吻合的列车开行计划,并付诸实施,计划调度员应根据车流变化,及时指导站调修正列车开行计划,组织列车调度员使列车正点运行,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一定要维护列车始发正点,不浪费机车能力,为提高行车调度指挥水平和工作的可靠性,建立列车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之间的通话录音自动记录电话。
7、对调车机车影响效率因素的建议
(1)加大宣传教育,提高成本效率意识
在调车组和机班中进行运输生产形势宣传,开展提高调车作业效率的专题教育,强化运输生产的大局意识,增强运输生产成本意识,灌输运输生产的经营理念,培养运输生产的效率观念,从主观意识上促进作业人员顾全大局,服从指挥,协调配合。让调车组和机班人员自觉抵制作业中的“推、拖、拉”现象,在确保作业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拉快跑,为运输生产多做贡献。
(2)优化动力布局,调整调机作业范围
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车站作业量骤减,调机工作量不饱满的情况下,封存部分调机,压缩调车机车的数量、扩大调车机车的作业范围,既是压缩运输成本、开源节流的需要,也是提高调机运用效率、优化运输生产布局的时机。
三、案例分析
1、事故概况
2001年1月8日9时47分,乌鲁木齐开往喀什的K883次旅客列车(编组13辆,总重689吨,计长28.6)运行至南疆线上新光一下新光间K275+674处(速度54公里/小时),重联机车DF41126号及机次第1~11位车辆脱轨,机后第12位车辆脱轨1个台车,脱轨后走行306米。造成机车小破 1台,车辆小破 12辆,钢轨报废 3根;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647 086.60元;中断行车55小时50分。构成旅客列车脱轨重大事故。
2、原因分析
隧道内整体道床支承块挡肩设计时缺少一排钢筋,长期使用后支承块挡肩突发性断裂(该处位于R=400米曲线上),导致线路结构强度减弱,横向承载力严重下降,在轮对横向冲击力作用下,轨道失稳,轨距加大,导致轮对脱轨。此次事故发生前,前行列车司机和车站值班员两次报告列车调度员该处严重晃车,但列车调度员均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事故发生,这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事故责任
责任单位:和静车务段负主要责任;和静工务段负重要责任。
4、事故教训
(1)人员素质不高。行车调度指挥人员在接到司机晃车的报告后,没有坚持“情况不明不准放行列车”的规定,盲目放行列车;工务工区人员在接到行车调度有关线路不良的通报后,没有坚持“客车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未及时整治线路,延误了防止事故的有利时机。
(2)干部作风不实。在连续数次开展了安全大检查中,个别单位的领导未能高度重视,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到安全生产上。对查出的问题没有认真查找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放松了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导致基层管理人员的侥幸心理日趋严重。
(3)设备存在严重隐患。各级管理人员对支承块挡肩发生裂纹失效一事早已知道,但没有积极采取措施更换,缺乏超前预防能力,对长期存在的设备质量惯性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根治和防范。特别是设备出现不良的情况反映时,反应迟缓,以至于导致事故的发生。
(4)行车指挥系统管理无序。造成此次事故的列车调度员在接到车站值班员两次晃车的报告后,竟未引起高度重视,在线路状况不明的情况下,盲目发布命令放行列车。工务调度接到列车晃车的报告后,未及时采取措施对线路进行检查和封闭,反映了调度指挥部门的职工责任心不强,安全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严重匮乏,对待行车安全工作麻木不仁的思想作风突出。
四、总结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提高调车作业的效率不能以牺牲调车安全为代价,通过合理运用技术设备,改进调车工作组织,提高调车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采用先进的调车设备和调车方法等,寻求作业标准与作业效率之间的有机统一,实现调车作业的快编、快解、快送、快取。
参考文献
1.刘光耀、冯凡卡.浅析铁路安全管理的几种倾向[J].铁道运2004(2)18-22.
2.金波.铁路调车安全[J].专题研究,91,92
3.李鸣江.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思考与对策[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8): 59-61
4.柳向东.对提高中间站调车机车工作效率的几点思考[J].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4, (11): 1-4
5.姚庆荣.调车作业安全[J].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