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校园恶性案件再次发生,教育部5月3日再次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协调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力度,为中小学配备专职保安人员,安装监控报警设备,并协调公安部门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警务室或治安岗亭。教育部已成立由部长袁贵仁任组长的校园安全工作小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实际上,就在教育部再次下发紧急通知的当天,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也在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周永康讲话强调,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校园安全,把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组织干部深入街道社区、家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加强教育疏导,防止因矛盾积累激化酿成极端事件。
针对学生的惨剧一次次上演,固然与学校管理者对于学生安全的“管理不善”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然而,从根本上来说,其“罪过”并非完全在于学校,与社会密切相关的校园,不可能把所有“外人”完全关闭在校园之外,更不可能把所有安全隐患“关”在校园之外。
在无数人的眼中,把手无缚鸡之力的可爱而无辜的孩子们当成惨杀对象,这些行凶人无疑“面目可憎”、凶惨之极,实际上并非如此。除了极个别行凶者确实有“精神病”嫌疑外,许多行凶者都是受到了某种“社会刺激”,或者是缺少生活尊严,进而“报复社会”,借此引起人们对他们生活的重视。
因此,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社会民生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泄的通道,或者说,是为民意提供合理诉求途径,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举措,诸如单纯的加强学校警力、配备防护道具等办法。
值得欣慰的是,党和国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不断朝这方面努力。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承诺,要千方百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大力气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不公,尽可能让每个人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现在,周永康又要求“对安全隐患多、治安状况差、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和单位,要挂牌督办、限期解决问题、限期改变面貌”等切实可行之策,同时又要求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社区警务建设、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源头预防治理有效、内部安全管理有力、外围治安防控严密的工作格局。就教育部来说,已把维护校园安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显然,只要所有这一切能够切实落到实处,就是既能治标又能治本、就是校园安全篱笆从“根”扎起的做法。我们期待着,校园安全能为此而真正安全起来,亿万学生的生命健康能得到有效保障。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