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育活动目的:
1、宣传学习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法规。
2、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和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二、 教育活动重点:消防安全常识,扑救常识,灭火方法。
三、 教育活动难点:掌握灭火器分类及使用方法。
四、 教育过程
开场白:火象征着温暖,象征着吉祥,象征着喜庆,火为人类带来了光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它可以毁坏物质财富,破坏生态环境,使人造成伤残,甚至夺去生命,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
(一)、导入案例
1、2001年6月5日,江西广播电视艺术幼儿园发生火灾,13名3至4岁的幼儿在火灾中丧生;
2、2004年7月17日,印度南部一所私立贵族中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至少84名学生死亡,22人受伤:
印度南部贵族学校发生特大火灾之后,失去儿女的父母回到家中,默默地抽泣。受伤孩子的父母顶着烈日坐在医院外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度过危险期,逃过劫难。在印度,文盲的比例高,死伤的这些孩子中有许多是全家几代人中第一个有机会上学的。
3、2006年5月8日上午9时,河南巩义市河洛镇石关村一幼儿园发生人为纵火,造成3名幼儿先后死亡,13名幼儿及1名教师受伤。
4、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许,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楼602女生寝室失火。慌乱中门打不开,因室内火势过大,1位女大学生从6楼寝室阳台跳楼,另3位跟着跳楼,不幸当场死亡。失火原因:违规使用“热得快”烧水,水烧干引发火灾。
5、云南省羊街镇三元庄小学发生火灾8名住校男生全部被烧死,致使这个仅有32户人家的小村子几乎丧失了一代人。
6、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
7、2003年11月24日凌晨,位于莫斯科城区西南部的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6号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 46 人烧伤, 11 人死亡。
8、有几个中国学生就是在火灾时想乘电梯下楼逃生,结果被困在内活活呛死。在火灾时是不能使用电梯的。失火原因是电线短路。
(二)、讲解引起火灾的原因:如有生活用火不慎;电器故障;生产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吸烟、自燃、雷击、燃放鞭炮、小孩玩火、纵火等多种原因造成。也可把它们分为三种类型:
(1)由于思想麻痹,缺乏安全防火betway必威官方网站
,或者违反防火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2)由物质的、生物的、化学的作用引起的;
(3)人为纵火。
(4)其他引起短路的原因:电气线路受高温或潮湿或腐蚀等作用的影响,绝缘层受到破坏;线路年久失修,绝缘层老化脱落;电压过高击穿绝缘层;乱拉电线或误操作使两线相碰。注意1:铜丝代空气开关不保险 注意2:插座荷载有限
(5)烟头蚊香引发火灾:
l 烟头 表面温度250℃,中心温度700~800 ℃
l 蚊香 燃着时的温度约700℃左右,这个温度,超过了纸张和棉、麻、化纤织物等可燃物的燃点,足以把它们引燃起火。因此,点燃的烟头、蚊香必须注意防火安全。
(三)、讲解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l 燃烧:就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l 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温度(点火源)
l 燃烧的充分条件:
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物;一定能量的点火源;三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四)、讲解火灾的分类
l 普通火灾(A类):由木材、纸张、棉、布、塑胶等固体物质所引起的火灾。
l 油类火灾(B类):由易燃可燃液体或可熔固体物质(油脂物体)所引起的火灾,如汽油、石油、煤油等。
l 气体火灾(C类):凡是由气体或粉尘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都称为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等。
l 金属火灾(D类):凡钾、钠、镁、锂及禁水物质引起的火灾。
l 电气火灾(E类):凡是由电器及精密仪器走火漏电打火引起的火灾称为电气火灾。
(五)、讲解灭火剂的种类及适用火灾类型
l 水:适用扑救一般的固体物质火灾。水有显著的吸热冷却效果,水在蒸发时吸收大量热量能使燃烧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水蒸汽能稀释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在燃烧内的温度,并能阻止空气中的氧通向燃烧物上去。
l 泡沫灭火剂:适用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油脂品、油脂等火灾,也可适用于A类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
l 干粉灭火剂 :分碳酸氢钠型和磷酸铵盐型。
碳酸氢钠型适用扑救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型除可扑救上述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物质火灾。干粉的特点是灭火效率高、不导电、不腐蚀、毒性低、不溶化、不分解、可以长期保存,缺点是不能防止复燃。
(六)、消防火灾防控常识
l 三提示:
1) 、提示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
2) 、提示公众聚集场所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逃生自救;
3) 提示公众所在场所内灭火器、简易防护面罩、手电筒等灭火、逃生设施、器材放置部位和使用方法。
l 一懂三会:懂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警,会逃生,会灭火。
l 四个能力:
1)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即:查用火用电,禁违章操作;查通道出口,禁堵塞封闭;查设施器材,禁损坏挪用;查重点部位,禁失控漏管。
2) 、扑救初级火灾能力;即:发现火灾后,起火部位员工一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火灾确认后,单位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
3)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即:熟悉疏散通道,熟悉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掌握逃生技能。 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要做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内容到“四熟悉”: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熟悉引导人员疏散程序、熟悉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熟悉火场逃生基本技能。
4)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即:有消防宣传人员,有消防宣传标识,有全员培训机制,掌握消防安全常识。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要做到“六掌握”:掌握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单位、岗位火灾急陷性和防火措施、掌握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掌握报警、灭火及疏散逃生技能、掌握安全疏散路线及引导疏散的程序方法、掌握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及操作程序。
l 如何做好火灾防控工作:社会单位重点应从检查建筑、场所是否依法通过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和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单位是否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是否依法履行职责。应按照规定检查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是否保持畅通;单位防火门、消火栓、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消防器材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七)、讲解逃生与自救方法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28% 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严重的也可导致人员窒息死亡。逃生的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的区域。逃生时,可把毛巾侵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如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
1.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也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2.因火势太猛,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拴在其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而脱险。
3.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4.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5.千万不要趴在床下、桌下或钻到壁橱里躲藏。也不要为抢救家中的贵重物品而冒险返回正在燃烧的房间。
6.住在高层建筑的居民被火围困时,要赶快向室外抛沙发垫、枕头等小物品,夜间则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七)、总结语
火是一种自然力,火的使用,使人类得以进化和发展,才有今天,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火是具有两重性的,它在给人类带来文明和幸福,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失去控制的火,会烧毁人类经过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和健康,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火灾远离美丽的家园,让歌声和笑声永远在空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