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外出就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食品过期相关的问题。保质期=保质期?不浪费就是“美德”?冰箱等于保鲜柜吗?保质期长一定不安全,保质期短一定是新鲜的?其实这些都是错的。
什么样的食品被认为是过期食品?是过了规定的保质期,还是看起来已经腐烂了?关于过期食品,您还需要了解更多。
保质期是什么?
所谓食品保质期就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一般来说,每种产品的具体保质期都有自己的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标准和国家规定的,在保质期限内,该产品完全适用于销售,属于商家或企业对消费者的一个承诺。
在规定的期限内,食品的口感风味以及安全各方面都有保证,也就是说如果在食品保质期内食用该产品出现不适,商家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在保质期内,消费者就要自行承担。
如此看来,是不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都不能吃呢?
其实不是的,这个要根据具体的食品属性来确定。
食物变质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是说突然一下就长霉了,腐烂了。
所以,食品的保质期只是最佳使用期限,而不是最终食用期限。在国标里我们可以找到保质期的概念:
1)GB7718-2004(已作废)【保质期】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质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预包装食品可能仍然可以食用。
2)GB7718-2011【保质期】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质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看到了吧,最新的国标已经删除了这句话: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预包装食品可能仍然可以食用。
也就是说:保质期是个法律概念,意在裁定生产厂家对食品安全负责的界限。
保质期是如何被计算出来的?
【保质期】严格以上讲有两种:技术保质期和市场保质期。
技术保质期参考企业的生产标准(即根据试验结果来确定)
首先,在产品研发阶段,将终产品在3种条件下放置——常温(20度、避光)、光照和加速(温度70度,湿度60%)。其中,常温是完全模拟实际储存情况;光照是看光的影响;加速实验,是以1周代替实际1个月。
其次,分别取时间进度的25%、50%、75%、100%和110%的实验样品,进行感官评定、理化和微生物检测。例如,保质期6个月,那么常温条件下,1.5、3、4.5、6、6.5个月的时候,取样评定;加速条件下,1.5、3、4.5、6、6.5月的时候,取样评定。
最后,根据客户对产品感官要求的高低,采用不同的感官评定方法(消费者喜好测试、二三点法,等),测试结果合格即认为是通过(一般是风味、颜色、质地等)。
保质期越久说明添加成分越多么?
有些人认为食物的保质期越长,那么其中必然了加入了不少人工的添加成分,这才延长了食物自身的保质期,这也是一种误区。不能片面认为保质期越短就越天然、越安全,保质期越长就越有危险,有一些食物没有放一些人工合成物,也更容易储存,比如蜂蜜,有一些食物则是因为生产过程技术比较先进,更加耐存,才使得食品保质期长。所以把保质期长短作为衡量添加成分多少的这一观点并不科学。
食物放进冰箱就不会坏么?
这是相当多的人存在的观点,过于高估了冰箱的功能,不管什么食物都统统往冰箱放。冰箱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稍微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并不是一直不会让食物变质,而且有些食物本身就不适合放进冰箱,反而会加快它的腐烂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