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过程中,混合气压缩机负责将来自脱碳系统的CO2(97KPa)进行一级和二级压缩,达到0.7MPa,和来自干燥液化冷箱的CO一起进行三级和四级压缩,达到2.4MPa后和冷箱来的富氢气一起送回到甲醇工段的循环气压缩机。
由脱碳系统来的CO2,温度为40℃、压力为97KPa,经过一级进气缓冲罐进入一级气缸,一级压缩后压力为0.265MPa,温度为130℃,经一级排气缓冲器,缓冲稳压后进入一级冷却器冷却至40℃,进入一级分离器,分离掉油水后经二级进气缓冲器,进入二级缸,二级压缩至0.7MPa、温度为125℃的气体,经二级排气缓冲器,缓冲稳压后进入二级冷却器冷却至40℃,进入二级分离器,分离掉油水后和来自冷箱的CO经三级进气缓冲器,进入三级缸,三级压缩至1.25MPa、温度为80-100℃的气体,经三级排气缓冲器,缓冲稳压后进入三级冷却器冷却至40℃,进入三级分离器分离掉油水后经四级进气缓冲器,进入四级缸,四级压缩至2.4MPa、温度为102℃的气体,经四级排气缓冲器,缓冲稳压后进入四级冷却器冷却至40℃,进入四级分离器,分离掉油水后送回到甲醇的循环气压缩机。本机采用四回三、二回一、一回一管路调节。
性能参数:
名 称 | 单 位 | 数 值 |
排气量 | m3/min | 167 |
一级进气压力 | MPa | 0.097 |
一级排气压力 | MPa | 0.265 |
二级进气压力 | MPa | 0.265 |
二级排气压力 | MPa | 0.7 |
三级进气压力 | MPa | 0.7 |
三级排气压力 | MPa | 1.25 |
四级进气压力 | MPa | 1.25 |
四级排气压力 | MPa | 2.4 |
一级进气温度 | ℃ | 40 |
一级排气温度 | ℃ | 130 |
二级排气温度 | ℃ | 125 |
三级排气温度 | ℃ | 80-100 |
四级排气温度 | ℃ | 102 |
技术参数:
名 称 | 单 位 | 数 值 |
机内润滑油温度 | ℃ | ≤70 |
油泵润滑油压 | MPa | 0.4 |
冷却水耗量 | t/h | 400 |
压缩机轴功率 | kW | 1575 |
一级气缸直径 | mm | 640×3 |
二级气缸直径 | mm | 640 |
三级气缸直径 | mm | 515 |
四级气缸直径 | mm | 400 |
活塞行程 | mm | 360 |
转速 | r/min | 333 |
4.1混合气压缩机开机
初始状态S0氮气压缩机处于空气状态、隔离,机、电、仪及辅助系统准备就绪 |
状态确认:
( M ) — 确认压缩机单机试车正常,电机转向正常
( P )一氮气管线阀门关闭
[ P ] —打开泄压阀门
( P )一压缩机入口、出口隔离
( P )一压缩机盘车自如无异常
( P )一防护保护罩安装好
( P ) — 确认机体及周围卫生清洁
( P ) — 确认机组及辅机所有连接螺栓已紧固
< P > — 确认消防设施完备
< P > — 确认机组所属所有安全阀经校验后已投用
( P ) — 确认机体曲轴箱油池液位正常
( P ) — 确认所有电器设备已送电
( I ) — 确认自保系统试验合格
( I ) — 确认与DCS系统相连接仪表联校完好
1)压缩机氮气置换
[ P ] — 关闭一段进气阀门
[ P ] — 打开氮气入口阀,向机体充压至氮气来源压力0.5MPa
[ P ] — 关闭氮气入口阀
[ P ] — 打开三段出口缓冲罐底部倒淋阀泄压至0.01MPa
[ P ] — 关闭三段出口缓冲罐底部倒淋阀
提示重复氮气静态置换三次 |
( P ) — 确认倒淋阀关闭
( P ) — 确认机体内压力大于零(表压)
( P ) — 确认氮气入口阀关闭
稳定状态S1 压缩机氮气置换完毕 |
2 )压缩机启动前的准备
A、投机组冷却系统
( P ) — 确认冷却系统流程正确
[ P ] — 打开油冷却器冷却水进出口阀
< P > — 冬季开车时应:提前启动油箱电加热器
[ P ] — 投用段间冷却器、排气
[ P ] — 投用气缸冷却水、排气
( P ) — 通过各冷却水管路视镜确认冷却水系统畅通
B、投用润滑油系统
( P ) — 确认润滑油路流程正确
( P ) — 确认机身润滑油箱液位1/2-2/3
( P ) — 确认油温正常(25~35℃),并且油加热器正常工作(润滑油温低于10℃启动,高于35℃停止)
[ P ] — 启动辅助油泵
( P ) — 确认润滑油点回油正常
C、机组盘车
[ P ] — 机组按运行方向盘车三周
( P ) — 确认均匀灵活无卡涩
[ P ] — 办理送电手续,主电机送电
D、压缩机引入氮气
[ P ] — 投用各处安全阀
[ P ] — 打开出入口阀
稳定状态S2 混合气压缩机启动准备工作完毕 |
3)启动压缩机
A、启动前检查
( P ) — 确认电机温度正常
( P ) — 确认低压氮气源压力0.5MPa
( I ) — 确认压缩机回路DCS画面各点指示与现场一致
( P ) — 确认压缩机回路DCS画面各点指示与现场一致
B、投用自保联锁
( I ) — 确认无停机信号
[ I ] — 按联锁复位按钮
( I ) — 确认开机条件满足
( I ) — 确认自保联锁投用、达到启动条件
C、启动压缩机
( P ) — 确认压缩机进口阀全开
[ P ] — 确认打开二回一阀、三回三阀。
[ P ] — 手动启动辅助油泵5分钟
[ P ] —开启盘车器五分钟。
[ P ] — 按主电机启动电钮,启动主电机
( P ) — 确认空载电流正常
( P ) — 检查机组各运转部位无异常
( P ) — 确认吸排气阀工作正常
( P ) — 确认压缩机主油泵工作正常
( P ) — 确认油压正常
[ P ] — 根据工艺需要使用负荷控制开关加载到50%
( P ) — 确认带负荷后电流正常
( P ) — 确认机组各运转部位无异常
[ P ] — 根据工艺需要使用负荷控制开关加载到100%
( P ) — 确认带负荷后电流正常
( P ) — 确认机组各运转部位无异常
最终状态Fs 氮气压缩机启动完毕,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
状态确认:
( I ) — 确认各段压缩比正常
( I ) — 确认一段排气温度低于130℃
( I ) — 确认二段排气温度低于140℃
( I ) — 确认润滑油压、油温在指标范围内
( I ) — 确认轴承温度、电机定子温度正常
( I ) — 确认仪表、电气工作正常
( I ) — 确认系统无泄漏
4.2混合气压缩机停机
A、按压缩机启动规程启动备用机
[ P ] — 按开机步骤启动备用机
[ P ] — 加载至50%
( P ) — 确认备机运转正常,已向系统送气
稳定状态S1 运转机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备用机启动完毕,“50%”负荷 |
B、切换两机
[ P ] — 运转机卸载至“50%”
( P ) — 确认备用机电流正常,运转良好
[ P ] — 备用机加载至“100%”
[ P ] — 运转机卸荷至“0%”
稳定状态S2 运转机“0%”负荷运转,备用机“100%”负荷运转正常 |
4.2.2停运转机
( P ) — 停运原运转机至备用状态
最终状态Fs 原运转机停运完毕,处于氮封状态,备用机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
状态确认:
( P ) — 确认原运转机进、出口阀全关
( P ) — 确认备机进、出口阀全开
( I ) — 确认运转机隔离
( I ) — 确认备机工作正常
下表所列仅是一些一般性和常见的故障及其解决方法,在运转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其它故障,这就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予以排除。
故障 | 原因 | 解决方法 |
排气量不足 | 1. 气阀损坏 2. 装配不当气阀漏气 3. 气阀结炭 4. 填料漏气 5. 活塞环损坏 6. 进气过滤器堵塞 7. 管路系统漏气 8. 密封元件损坏 | 1. 修理或更换 2. 重新组装 3. 清洗 4. 修理或更换 5. 更换 6. 清洗 7. 排除 8. 更换 |
级间压力变动 | 1. 下级吸排气阀失灵 2. 进气阀失灵 3. 填料密封环密封不良 4. 气量调整机构 | 1. 检查修理 2. 检查修理 3. 检查更换 4. 重新调整 |
机身不正 常声音 | 1. 主轴承曲轴颈磨损 2. 连杆小头轴承磨损 3. 轴承紧固螺栓松动 4. 十字头滑板磨损 | 1. 更换轴瓦 2. 更换 3. 重新紧固锁紧 4. 重新挂轴承合金 |
气缸内不 正常声音 | 1. 活塞止点间隙变动 2. 活塞紧固螺帽松动 3. 活塞环轴向间隙过大 4. 填料紧固螺帽松动 5. 气阀紧固螺帽松动 6. 气阀制动圈压紧螺钉松动 7. 气阀阀片或弹簧损坏 | 1. 重新调整 2. 重新紧固锁紧 3. 更换活塞环 4. 重新拧紧 5. 重新拧紧 6. 重新拧紧 7. 更换
|
级间温度变动 | 1. 冷却器堵塞 2. 冷却水量不足 3. 气阀损坏漏气 | 1. 清洗 2. 调整水量 3. 维修或更换 |
润滑油压 力变动 | 1. 油量不足 2. 油过滤器堵塞 3. 油溢流阀失灵 4. 油管路系统漏油 5. 油泵工作能力降低 6. 各润滑油部位间隙过大 7. 油质变化(清洁度、粘度) 8. 压力表失灵 | 1. 补充润滑油 2. 清洗 3. 维修或更换 4. 清除 5. 清洗或调整齿间隙(参照油泵说明书) 6. 调整间隙 7. 更换润滑油
8. 更换或修理 |
混合气压缩机巡检路线图
电机 主机 操作柱
稀油站 气液分离器 水冷器
混合气压缩机设备一览表 | |
序号 | 设备名称及技术规格 |
1 | 氮气压缩机 |
形式:六列四级对称平衡往复型 | |
介质:CO CO2 轴功率:1640KW | |
转速:333r/min | |
进气量:167m³/min(进气状态) | |
吸入压力:0.06MPa(A) 吸入温度:7.2℃ | |
排出压力:2.3MPa(A) 排出温度:40℃ | |
电机 | |
额定功率:1700kW 10000V 50Hz | |
防护等级:IP54 防爆等级:pzCT4 | |
转向:从电机轴伸端看为顺时针方向 | |
电机空间加热器:1.2KW 220V | |
励磁电流:210.1A | |
励磁电压:111.5v | |
转速333r/min | |
稀油站: | |
油箱容积2.5m³ | |
公称压力0.45MPa | |
公称流量200L/min | |
2 | 一级进气前气液分离器 介质:二氧化碳 |
容积(m³)3.4 净重(Kg):1275 | |
设计压力(MPa):0.11 设计温度(℃):60 | |
3 | 一级气液分离器 介质:二氧化碳 |
容积(m³)2.6 净重(Kg):1076 | |
设计压力(MPa):0.4 设计温度(℃):60 | |
4 | 二级气液分离器 介质:二氧化碳 |
容积(m³)1.49 净重(Kg):762 | |
设计压力(MPa):0.9 设计温度(℃):60 | |
5 | 三级气液分离器 介质: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
容积(m³)2.6 净重(Kg):1467 | |
设计压力(MPa):1.5 设计温度(℃):60 | |
6 | 四级气液分离器 介质: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
容积(m³)1.49净重(Kg):1470 | |
设计压力(MPa):2.7 设计温度(℃):60 | |
7 | 一级冷却器 列管式 |
净重3273Kg | |
换热面积(m²):A=90.8 | |
壳程 管程 | |
介质: 冷却水 工艺气 | |
工作压力(MPa)0.5 0.35 | |
操作温度(℃):60 150 | |
8 | 二级冷却器 列管式 |
净重2665Kg | |
换热面积(m²):A=81.5 | |
壳程 管程 | |
介质: 冷却水 工艺气 | |
工作压力(MPa)0.5 0.8 | |
操作温度(℃):60 144 | |
9 | 三级冷却器 列管式 |
净重3993Kg | |
换热面积(m²):A=126.1 | |
壳程 管程 | |
介质: 冷却水 工艺气 | |
工作压力(MPa) 0.5 1.5 | |
操作温度(℃) 60 116 | |
10 | 四级冷却器 列管式 |
净重3995Kg | |
换热面积(m²):A=100 | |
壳程 管程 | |
介质 冷却水 工艺气 | |
工作压力(MPa)0.5 2.8 | |
操作温度(℃) 60 126 |
一、岗位任务
在生产过程中,混合气压缩机负责将来自脱碳系统的CO2(97KPa)进行一级和二级压缩,达到0.7MPa,和来自干燥液化冷箱的CO一起进行三级和四级压缩,达到2.4MPa后和冷箱来的富氢气一起送回到甲醇工段的循环气压缩机。
二、岗位生产流程
由脱碳系统来的CO2,温度为
40℃
、压力为97KPa,经过一级进气缓冲罐进入一级气缸,一级压缩后压力为0.265MPa,温度为
130℃
,经一级排气缓冲器,缓冲稳压后进入一级冷却器冷却至
40℃
,进入一级分离器,分离掉油水后经二级进气缓冲器,进入二级缸,二级压缩至0.7MPa、温度为
125℃
的气体,经二级排气缓冲器,缓冲稳压后进入二级冷却器冷却至
40℃
,进入二级分离器,分离掉油水后和来自冷箱的CO经三级进气缓冲器,进入三级缸,三级压缩至1.25MPa、温度为80
-100℃
的气体,经三级排气缓冲器,缓冲稳压后进入三级冷却器冷却至
40℃
,进入三级分离器分离掉油水后经四级进气缓冲器,进入四级缸,四级压缩至2.4MPa、温度为
102℃
的气体,经四级排气缓冲器,缓冲稳压后进入四级冷却器冷却至
40℃
,进入四级分离器,分离掉油水后送回到甲醇的循环气压缩机。本机采用四回三、二回一、一回一管路调节。
三、主要工艺指标
性能参数:
名 称 | 单 位 | 数 值 |
排气量 | m3/min | 167 |
一级进气压力 | MPa | 0.097 |
一级排气压力 | MPa | 0.265 |
二级进气压力 | MPa | 0.265 |
二级排气压力 | MPa | 0.7 |
三级进气压力 | MPa | 0.7 |
三级排气压力 | MPa | 1.25 |
四级进气压力 | MPa | 1.25 |
四级排气压力 | MPa | 2.4 |
一级进气温度 | ℃ | 40 |
一级排气温度 | ℃ | 130 |
二级排气温度 | ℃ | 125 |
三级排气温度 | ℃ | 80-100 |
四级排气温度 | ℃ | 102 |
技术参数:
名 称 | 单 位 | 数 值 |
机内润滑油温度 | ℃ | ≤70 |
油泵润滑油压 | MPa | 0.4 |
冷却水耗量 | t/h | 400 |
压缩机轴功率 | kW | 1575 |
一级气缸直径 | mm | 640×3 |
二级气缸直径 | mm | 640 |
三级气缸直径 | mm | 515 |
四级气缸直径 | mm | 400 |
活塞行程 | mm | 360 |
转速 | r/min | 333 |
四、系统开停车及正常操作
4.1混合气压缩机开机
(M班长P现场I中控)
初始状态S0 氮气压缩机处于空气状态、隔离,机、电、仪及辅助系统准备就绪 |
状态确认:
( M ) — 确认压缩机单机试车正常,电机转向正常
( P )一氮气管线阀门关闭
[ P ] —打开泄压阀门
( P )一压缩机入口、出口隔离
( P )一压缩机盘车自如无异常
( P )一防护保护罩安装好
( P ) — 确认机体及周围卫生清洁
( P ) — 确认机组及辅机所有连接螺栓已紧固
< P > — 确认消防设施完备
< P
> — 确认机组所属所有安全阀经校验后已投用
( P ) — 确认机体曲轴箱油池液位正常
( P ) — 确认所有电器设备已送电
( I ) — 确认自保系统试验合格
( I ) — 确认与DCS系统相连接仪表联校完好
1)压缩机氮气置换
[ P ] — 关闭一段进气阀门
[ P ] — 打开氮气入口阀,向机体充压至氮气来源压力0.5MPa
[ P ] — 关闭氮气入口阀
[ P ] — 打开三段出口缓冲罐底部倒淋阀泄压至0.01MPa [ P ] — 关闭三段出口缓冲罐底部倒淋阀
提示 重复氮气静态置换三次 |
( P ) — 确认倒淋阀关闭
( P ) — 确认机体内压力大于零(表压)
( P ) — 确认氮气入口阀关闭
稳定状态S1 压缩机氮气置换完毕 |
2 )压缩机启动前的准备
A、投机组冷却系统
( P ) — 确认冷却系统流程正确
[ P ] — 打开油冷却器冷却水进出口阀
< P > — 冬季开车时应:提前启动油箱电加热器
[ P ] — 投用段间冷却器、排气
[ P ] — 投用气缸冷却水、排气
( P ) — 通过各冷却水管路视镜确认冷却水系统畅通
B、投用润滑油系统
( P ) — 确认润滑油路流程正确
( P ) — 确认机身润滑油箱液位1/2-2/3
( P ) — 确认油温正常(25~
35℃
),并且油加热器正常工作(润滑油温低于
10℃
启动,高于
35℃
停止)
[ P ] — 启动辅助油泵
( P ) — 确认润滑油点回油正常
C、机组盘车
[ P ] — 机组按运行方向盘车三周
( P ) — 确认均匀灵活无卡涩
[ P ] — 办理送电手续,主电机送电
D、压缩机引入氮气
[ P ] — 投用各处安全阀
[ P ] — 打开出入口阀
稳定状态S2 混合气压缩机启动准备工作完毕 |
3)启动压缩机
A、启动前检查
( P ) — 确认电机温度正常
( P ) — 确认低压氮气源压力0.5MPa
( I ) — 确认压缩机回路DCS画面各点指示与现场一致
( P ) — 确认压缩机回路DCS画面各点指示与现场一致
B、投用自保联锁
( I ) — 确认无停机信号
[ I ] — 按联锁复位按钮
( I ) — 确认开机条件满足
( I ) — 确认自保联锁投用、达到启动条件
C、启动压缩机
( P ) — 确认压缩机进口阀全开
[ P ] — 确认打开二回一阀、三回三阀。
[ P ] — 手动启动辅助油泵5分钟
[ P ] —开启盘车器五分钟。
[ P ] — 按主电机启动电钮,启动主电机
( P ) — 确认空载电流正常
( P ) — 检查机组各运转部位无异常
( P ) — 确认吸排气阀工作正常
( P ) — 确认压缩机主油泵工作正常
( P ) — 确认油压正常
[ P ] — 根据工艺需要使用负荷控制开关加载到50%
( P ) — 确认带负荷后电流正常
( P ) — 确认机组各运转部位无异常
[ P ] — 根据工艺需要使用负荷控制开关加载到100%
( P ) — 确认带负荷后电流正常
( P ) — 确认机组各运转部位无异常
最终状态Fs 氮气压缩机启动完毕,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
状态确认:
( I ) — 确认各段压缩比正常
( I ) — 确认一段排气温度低于
130℃
( I ) — 确认二段排气温度低于
140℃
( I ) — 确认润滑油压、油温在指标范围内
( I ) — 确认轴承温度、电机定子温度正常
( I ) — 确认仪表、电气工作正常
( I ) — 确认系统无泄漏
( I ) — 确认冷却水系统正常
4.2混合气压缩机停机
4.2.1
启动备用机
A、按压缩机启动规程启动备用机
[ P ] — 按开机步骤启动备用机
[ P ] — 加载至50%
( P ) — 确认备机运转正常,已向系统送气
稳定状态S1 运转机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备用机启动完毕,“50%”负荷 |
B、切换两机
[ P ] — 运转机卸载至“50%”
( P ) — 确认备用机电流正常,运转良好
[ P ] — 备用机加载至“100%”
[ P ] — 运转机卸荷至“0%”
稳定状态S2 运转机“0%”负荷运转,备用机“100%”负荷运转正常 |
4.2.2
停运转机
( P ) — 停运原运转机至备用状态
最终状态Fs 原运转机停运完毕,处于氮封状态,备用机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
状态确认:
( P ) — 确认原运转机进、出口阀全关
( P ) — 确认备机进、出口阀全开
( I ) — 确认运转机隔离
( I ) — 确认备机工作正常
五、常见故障、事故处理
下表所列仅是一些一般性和常见的故障及其解决方法,在运转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其它故障,这就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予以排除。
故障 | 原因 | 解决方法 |
排气量不足 | 1. 气阀损坏 2. 装配不当气阀漏气 3. 气阀结炭 4. 填料漏气 5. 活塞环损坏 6. 进气过滤器堵塞 7. 管路系统漏气 8. 密封元件损坏 | 1. 修理或更换 2. 重新组装 3. 清洗 4. 修理或更换 5. 更换 6. 清洗 7. 排除 8. 更换 |
级间压力变动 | 1. 下级吸排气阀失灵 2. 进气阀失灵 3. 填料密封环密封不良 4. 气量调整机构 | 1. 检查修理 2. 检查修理 3. 检查更换 4. 重新调整 |
机身不正 常声音 | 1. 主轴承曲轴颈磨损 2. 连杆小头轴承磨损 3. 轴承紧固螺栓松动 4. 十字头滑板磨损 | 1. 更换轴瓦 2. 更换 3. 重新紧固锁紧 4. 重新挂轴承合金 |
气缸内不 正常声音 | 1. 活塞止点间隙变动 2. 活塞紧固螺帽松动 3. 活塞环轴向间隙过大 4. 填料紧固螺帽松动 5. 气阀紧固螺帽松动 6. 气阀制动圈压紧螺钉松动 7. 气阀阀片或弹簧损坏 | 1. 重新调整 2. 重新紧固锁紧 3. 更换活塞环 4. 重新拧紧 5. 重新拧紧 6. 重新拧紧 7. 更换 |
级间温度变动 | 1. 冷却器堵塞 2. 冷却水量不足 3. 气阀损坏漏气 | 1. 清洗 2. 调整水量 3. 维修或更换 |
润滑油压 力变动 | 1. 油量不足 2. 油过滤器堵塞 3. 油溢流阀失灵 4. 油管路系统漏油 5. 油泵工作能力降低 6. 各润滑油部位间隙过大 7. 油质变化(清洁度、粘度) 8. 压力表失灵 | 1. 补充润滑油 2. 清洗 3. 维修或更换 4. 清除 5. 清洗或调整齿间隙(参照油泵说明书) 6. 调整间隙 7. 更换润滑油 8. 更换或修理 |
六、巡回检查路线
混合气压缩机巡检路线图
电机 主机 操作柱
稀油站 气液分离器 水冷器
七、岗位主要设备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
混合气压缩机设备一览表 | |
序号 | 设备名称及技术规格 |
1 | 氮气压缩机 |
形式:六列四级对称平衡往复型 | |
介质:CO CO2 轴功率:1640KW | |
转速:333r/min | |
进气量: 167m³ /min(进气状态) | |
吸入压力:0.06MPa(A) 吸入温度: 7.2℃ | |
排出压力:2.3MPa(A) 排出温度: 40℃ | |
电机 | |
额定功率:1700kW 10000V 50Hz | |
防护等级:IP54 防爆等级:pzCT4 | |
转向:从电机轴伸端看为顺时针方向 | |
电机空间加热器:1.2KW 220V | |
励磁电流: 210.1A | |
励磁电压:111.5v | |
转速333r/min | |
稀油站: | |
油箱容积 2.5m³ | |
公称压力0.45MPa | |
公称流量 200L /min | |
2 | 一级进气前气液分离器 介质:二氧化碳 |
容积(m³)3.4 净重(Kg):1275 | |
设计压力(MPa):0.11 设计温度(℃):60 | |
3 | 一级气液分离器 介质:二氧化碳 |
容积(m³)2.6 净重(Kg):1076 | |
设计压力(MPa):0.4 设计温度(℃):60 | |
4 | 二级气液分离器 介质:二氧化碳 |
容积(m³)1.49 净重(Kg):762 | |
设计压力(MPa):0.9 设计温度(℃):60 | |
5 | 三级气液分离器 介质: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
容积(m³)2.6 净重(Kg):1467 | |
设计压力(MPa):1.5 设计温度(℃):60 | |
6 | 四级气液分离器 介质: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
容积(m³)1.49净重(Kg):1470 | |
设计压力(MPa):2.7 设计温度(℃):60 | |
7 | 一级冷却器 列管式 |
净重 3273Kg | |
换热面积(m²):A=90.8 | |
壳程 管程 | |
介质: 冷却水 工艺气 | |
工作压力(MPa)0.5 0.35 | |
操作温度(℃):60 150 | |
8 | 二级冷却器 列管式 |
净重 2665Kg | |
换热面积(m²):A=81.5 | |
壳程 管程 | |
介质: 冷却水 工艺气 | |
工作压力(MPa)0.5 0.8 | |
操作温度(℃):60 144 | |
9 | 三级冷却器 列管式 |
净重 3993Kg | |
换热面积(m²):A=126.1 | |
壳程 管程 | |
介质: 冷却水 工艺气 | |
工作压力(MPa) 0.5 1.5 | |
操作温度(℃) 60 116 | |
10 | 四级冷却器 列管式 |
净重 3995Kg | |
换热面积(m²):A=100 | |
壳程 管程 | |
介质 冷却水 工艺气 | |
工作压力(MPa)0.5 2.8 | |
操作温度(℃) 60 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