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厂在冶炼和焙烧雄黄矿石或其他夹杂砷化物金属矿石(如钨、锑、铅、锌、铜等矿石)时,可接触到砷化合物。在防护不周的含砷矿石冶炼作业及三氧化二砷生产车间中,常有发生急、慢性砷中毒的可能。为了解冶炼厂砷作业工人尿砷含量及其与年龄、性别、接触工龄、临床表现等因素关系,便于对砷中毒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2003年3月,我们对某冶炼厂82名砷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某冶炼厂从事接触砷作业工人共82例,其中男71人,占86.58%,女11人,占13.42 %。砷接触工龄最短2年,最长26年。
1.2体检和判断方法对观察对象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按卫生部规定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进行,其中尿砷含量检测用DDC-银盐法(WS/T28-1996)。由于砷在不同地域的分布有不少差异,故生物材料中砷含量测定结果除与当地正常值对照外,还需与全国正常值对照,以排除环境中砷的影响。我国正常人群尿砷均值为1.73μmol/L。
本次判断尿砷是否超标,以南宁市标准为依据[参自陈福明.南宁市尿砷正常值.广西职防,1984,(2):110],即<3.20μmol/L为正常,>3.20μmol/ L为异常(超标)。
1.3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尿砷检测情况在本次接受检查的82例砷作业工人中,尿正常59例,占72.11% ,尿砷超标23例,占27.89% ;尿砷浓度最低为0.40μmol/ L,最高为1397.49μmol/ L,平均值为21.89umol/ L。
2.2 尿砷含量与年龄、性别关系男、女工人尿砷超标白分率差异比较无显著性(P > 0.05),提示砷作业工人尿砷浓度异常与否与性别关系不大。两两比较结果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提示工人年龄对尿砷浓度异常影响不大。
表1 82例砷作业工人尿砷含量与年龄、性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