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有机溶剂、油类着火。不宜扑救电器火灾;
c.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来灭油类、有机物、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
d.1121灭火器,适用于扑来灭油类、有机溶剂、精密仪器、文档案等火灾。
(2) 实验室灭火注意事项
①用水灭火注事项:
a.能与水发生剧烈作用的物质灭火时,不能用水来灭火。如金属钠、电石、浓硫酸、五氧化二磷、过氧化物等。对于这些小面积范围燃烧可用防火砂覆盖;
b.比水轻、不溶于水的易燃与可燃液体,如石油烃类化合物和苯类等芳香族化合物失火燃烧时,禁止用水扑灭;
c.溶于水或稍溶于水的易燃物与可燃液体,如醇类、醚类、酯类、酮类等失火时,如数量不多,可用雾状水、化学泡沫、皂化泡沫等;
d.不溶于水、比重大于水的易燃与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等引起的火灾,可用水扑救。因为水能浮在液面上将空气隔绝。禁止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②电气设备及电线着火时,首先用四氯化碳灭火剂灭火,切断电源后才能用水扑救。严禁在未切断电源前用水或泡沫灭火剂扑救。
③回流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气在冷凝器顶端着火,应先切断加热源,再进行扑救。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它物品堵住冷凝管口。
④若敞口的器皿中发生燃烧,应尽快切断加热源,设法盖住器皿口、隔绝空气,使火吸灭。
⑤扑灭产生有毒蒸气的火情时,要特别注意防毒。
(3) 灭火器的维护
①灭火器要定期检查,并按规定更换药液。使用后应彻底清洗,并更换损坏的部件。
②使用前须检查喷嘴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应用铁丝疏通后方可使用,以免造成爆炸。
③灭火器一定要放在固定的、明显的地方,不可随意移动。
4、高压气瓶的使用
(1) 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①高压钢瓶必须分类保管,远离明火,热源,距离不小于10m。避免爆晒及强烈震动。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自燃物及腐蚀性物品隔离。
②搬运钢瓶应有专用小车、严禁滚、撞、扔、摔。为了保护开关阀,避免偶然转动,要旋紧钢瓶上的安全帽,移动钢瓶时不能用手开关阀。
③钢瓶使用的减压阀要专用,氧气钢瓶使用的减压阀可用在氮气或空气钢瓶上,用于氮气钢瓶的减压阀如用在氧气钢瓶上,必须将油酯充分洗净。
④装减压器前要清除开关阀接口处的污垢,安装时螺扣要上紧。使用时要先打开钢瓶阀,观察减压阀高压端压力表指针动作,待到适当压力后再缓缓开减压阀,至低压端压力表指针到需要压力时为止,并检察是否漏气。
⑤钢瓶要直立固定,开启钢瓶时,人必须站于侧面,以免高速气流或阀件射伤人体,开阀要缓慢。使用后先关闭瓶阀,放尽减压器进出口气体,再松开减压器螺杠。
⑥钢瓶内气体不能用尽,以防其他气体倒灌,其剩余压力不应小于9.8×105Pa。
⑦钢瓶必须专瓶专用,不得擅自改装,以免性质相抵触的气体相混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爆炸。
⑧钢瓶是专用的压力容器,必须定期进行技术检验。一般气体钢瓶,三年检验一次,腐蚀性气体钢瓶两年检验一次。
⑨气瓶失火,应根据不同气体采取不同的灭火措施。如水流、二氧化碳、1211等。
(2) 氧气钢瓶
氧气是强烈的助燃气体,纯氧在高温下活泼。温度不变而压力增加时,氧气可与油类发生强烈反应而引起爆炸。因此,氧气钢瓶严禁同油酯接触。氧气钢瓶中绝对不能混有其他可燃气体。
(3) 氢气钢瓶
氢气单独存放时比较稳定,但它易与其他气体混合。氢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是:4.1%~74.2%。要经常检查氢气导管是否漏气。氢气钢瓶不得与氧、压缩空气等助燃气体混合存放,也不能与剧毒气体及其他化学危险品混合贮存。
(4) 乙炔钢瓶
乙炔钢瓶内充有颗粒状的活性炭,石棉或硅藻士等多也性物质,再渗入丙酮,使通入的乙炔溶解于丙酮中,15℃时压力达1.5×106Pa。所以乙炔钢瓶不得卧放,用气流速不得过快,以防带出丙酮。乙炔为高度不饱和易燃气体,含有乙炔7%~13%的乙炔空气混合气体和含有乙炔30%左右乙炔-氧气混合气体最易爆炸。乙炔和酮、银、汞等金属及其盐类长期接触,会形成乙炔铜、乙炔银等易燃物质。因此,乙炔用的器材不能用含铜或银量70%以下的合金。乙炔和氯、次氯酸盐等化合物易发生爆炸燃烧。充装后的乙炔铜瓶要静止24h后使用。钢瓶内乙炔压力降至2.9×105~4.9×105Pa时停止使用。一旦燃烧发生火灾,严禁用水或泡沫灭火器,要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砂扑灭。
三、防止烧伤、割伤、腐蚀和烫伤
实验室中的烧伤,主要是由于接触到高温物质和腐蚀性化学物质以及由火焰、爆炸、电及放射性物质所引起的烧伤。
1、化学烧伤
化学烧伤是由于操作者的皮肤触及到腐蚀性化学试剂及药品所致。这些试剂包括:强酸类、特别是氢氟酸及其盐。强碱类、如碱金属的氢化物、浓氨水、氢氧化物等。氧化剂、如浓的过氧化氢、过硫酸盐等。某些单质、如溴、钾、钠等。
化学烧伤的预防措施:取用危险药品及强酸、强碱和氨水时,必须戴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酸类滴到身上,不管是哪一部分,都应立即用水大量冲洗;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中进行。在不断搅拌下把浓硫酸加入水中,绝不可以颠倒。在溶解NaOH、KOH等能产生大量热的物质时,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如需将浓硫酸与碱液中和,则必须先稀释后中和。
2、烫伤和烧伤
烫伤是操作者身体直接触及火焰及高温、过冷物品(低温引起的冻伤,其性质与烫伤类似)所造成。
3、割伤的防护与处理
(1)安装能发生破裂的玻璃仪器时,要用布片包裹。
(2)往玻璃管上套橡胶管时,最好用水或甘油浸湿橡皮管的内口,戴好手套慢慢转动玻璃管,不可用力过猛。
(3)容器内装有0.5L以上溶液时,应托扶瓶底移取。